為持續改善環境空氣質量,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,根據《山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山東省打贏藍天保衛戰作戰方案暨2013—2020年大氣污染防治規劃三期行動計劃(2018—2020年)的通知》(魯政發〔2018〕17號)精神,制定本方案。 一、總體要求 (一)指導思想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,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、三中全會精神,以資源型城市轉型為契機,大力調整優化產業結構、能源結構、運輸結構、國土空間開發布局,堅持環境質量與排放總量雙控,堅持源頭防治與末端治理雙控,堅持有組織和無組織排放雙控,堅持固定源與移動源雙
作為可再生能源利用的一種形式,生物質發電是利用生物質所具有的生物質能進行的發電。主要的發電形式有以下幾種:直接燃燒發電、氣化發電、垃圾發電(包括垃圾焚燒發電和垃圾氣化發電)、沼氣發電以及與煤混合燃燒發電等技術。作為新型能源利用方式,生物質能發電技術日趨成熟,這一技術主要通過生物質轉化為可燃氣體燃燒后產生能量,進行發電。 目前,中國生物質資源科轉換為能源的潛力約為4.6億噸標準煤,已利用量約2200萬噸標準煤,還有約4.4億噸可作為能源利用;今后隨著造林面積的擴大和經濟社會的發展,生物質資源轉換為能源的潛力
《大宗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“十二五”規劃》將大宗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納入了節能環保戰略性新興產業范疇,對大宗工業固體廢物資源綜合利用的意義給予了高度肯定。“十三五”規劃綱要明確提出,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創新、協調、綠色、開放、共享的新發展理念,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,推進資源節約集約利用,做好工業固廢等大宗廢棄物資源化利用。受宏觀經濟下行等影響,雖然“十三五”期間大宗工業固廢的綜合利用面臨著更為巨大的壓力,但從目前的政策布局來看,多部門多角度出臺政策,提升了環保產業市場需求的剛性,為環保形成新一輪的發展做好了鋪墊,
新能源領域中,目前被提及最多的為光伏、風電以及核電等,生物質能作為新能源的一種,近幾年已經鮮有人提起。 近期,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長梁志鵬指出,相較于其他新能源,生物質能利用具有多重意義。生物質能是可再生能源領域最重要、也是可以發揮更多作用的能源品種。為打好“污染防治攻堅戰”和更好實施“藍天保衛戰”行動計劃,我國應加大力度、加快速度重點推動生物質天然氣、生物質熱電聯產、生物質鍋爐供熱以及分散性生物質成型燃料的應用。并通過加強國際合作,推動不同地區之間在產業
中國循環經濟 2018年7月13日,中國循環經濟協會在北京市組織召開了由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、北京國電龍源環保工程有限公司等單位完成的“燃煤電廠白泥超凈煙氣脫硫與副產物資源化”項目科技成果評價會議。評價組由北京市